前陣子,肆虐25省百餘城市的霧霾,創下了若干個“前所未有”,也留給國人諸多思考。平民百姓不揣外行和淺陋,紛紛建言獻策,表現出“位卑未敢忘憂國”的精神氣。甲乙兩位就是這種人。
  甲:對目前的霧霾,你怎麼看?
  乙:已嚴重傷害民眾健康,危及國計民生,應屬於重大災害,須以“悠悠萬事,惟此為大”的精神,採取應對措施。
  甲:有什麼具體建議?
  乙:必須盡可能多地使用清潔能源,儘早改變能源70%以上靠煤的局面,燒煤是造成灰霾的元凶。具體建議,一要大量進口石油、天然氣,哪怕吃點眼前虧。二要加快到國外找油氣的步伐,而且應有中長期打算。最近有報道說,在坦桑尼亞和莫桑比克附近海域發現巨大的天然氣資源。這兩個國家都是中國的老朋友,但這些資源都由西方國家掌控。我們應想些什麼辦法。
  甲:治霾非“氣”不可嗎?《新世紀》有篇陶光遠寫的文章,列舉國外事例,論證治霾不一定非得用天然氣,用煤也不一定就造成嚴重污染,關鍵在燃煤的方式。文中舉例說,徳國紐倫堡垃圾焚燒熱力廠煙氣中的顆粒物濃度僅為0.7毫克/立方米,只占中國燃煤煙氣顆粒排放濃度上限值新規定的2.3%。因此,不廢棄燃煤發電廠,也能把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降下來。
  甲:這麼厲害啊,數據準嗎?
  乙:千真萬確。文中還有一個例子:德國魯爾工業區,面積不到北京的1/3,人口密度同北京差不多,現在有1000萬千瓦左右的燃煤發電能力,與北京相當;還有數千萬噸鋼鐵年生產能力,比搬走的首鋼還大。但是,2012年,魯爾區的PM2.5年均濃度才只有21微克/立方米,只有北京的幾分之一。作者感嘆:如果能把燃煤發電廠煙氣中的顆粒物濃度短期內降低70%左右、中期甚至降低95%以上,還需要實施昂貴的煤改氣工程嗎?
  乙:很有價值的例證和觀點。這也是我想說的另一個問題。中國企業能耗太高,中國單位GDP約為美國的6倍,日本的7倍。不論是燃煤、燃油、燃氣,從理論上講,如果我們將能耗降到美日的水平,將燃煤污染降到德國的水平,即使GDP翻幾番,想見到目前這樣的霧霾天氣也難。所以,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,淘汰落後的設備和工藝,是減污治霾不可或缺的環節和舉措。據報道,我國仍有570家在建和籌建的燃煤發電廠,德國的經驗特別值得借鑒。
  甲:大規模購買清潔能源和先進設備技術,錢從哪裡來?
  乙:這也正是我想說的。我國有1.3萬億美元外匯存在美國,毎年撐死也就幾十億的利息,且風險不小。特事特辦,應該讓這筆錢派上用場,提取一些用於治霾。進口油氣,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,進口設備就比較複雜,哪些企業設備亟需更新?先後次序怎麼排?設備費用企業負擔多大比例?多少年還清?如此等等,都須專業人士做細緻的評估和計算。目前,很多外國政府和企業願與中國進行環保合作,我們應抓住機會。
  甲:要從根本上治霾,你上面提到的幾點是必要的,是否遠遠不夠?
  乙:當然。霧霾成因複雜,具有大面積、區域性和流動性特點,一個局部地區既難以獨善其身,單獨努力也難見成效。再者,即使能源再清潔,設備再先進,如果其他方面跟不上,譬如有法不依,執法不嚴,治霾也難以奏效。
  甲:這麼說,必須由高層權威機構來統領全國治霾工作。你認為哪個機構最合適?
  乙:非國家安全委員會莫屬。
  (原標題:勞木:建議從美國取回外匯治霾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n35inysj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